查看原文
其他

群山围困下的反败为胜:徽州地理决定论|徽祠记

树下小人 九樟学社 2019-07-04


徽祠记|系列

[编者按]:本篇系列以徽州(一地理概念)和祠堂(一古代建筑类型)为线索,主要论述徽州祠堂的来龙去脉,浅谈宗族礼治的社会原理。了解徽州的宗族社会,可窥一斑而知全豹,加深对中国古代乡土社会的理解,亦可就祠堂这一类型的建筑文物,了解乡村基层的文物保存状态。了解我们的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创造我们的未来。笔者就手头既有的资料为基础,即兴提笔,随性而抒,亦望读者不吝批评指教。


・・・・・・


 1 


中国东南丘陵的地势起于徽州、杭州、宁波一线,此线以北是中国最大的平原区——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徽州山区以西的长江沿岸亦属中下游平原),一马平川直抵太行山脉燕山山脉;以南是贯穿至岭南、延至南海海岸的大丘陵区——中国第三阶梯70%的山地都集中于此。因此从国家地理的角度看,徽州外加浙江省的大部分地区,即处于平原与山地的转折地带。徽州和浙江组成的这一片山域是中国丘陵地区的起点,而长江正是穿过大别山与徽州丘陵间的一条“细缝”奔流入海。


长江穿行而过的狭长地段即为长江中下游平原,这里自古就是中国人口最为集中、农业最为富庶的地方。


徽州(现黄山市)地处安徽省最南端,除了沿长江依次排布的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市为江城以外,长江以南的安徽省便都是徽州与宣城市的地界了,而宣城市又基本占尽了江南东北角的平原地区,群山围困下的六座县城:歙县、休宁、黟县、婺源、祁门、绩溪组成了旧时的徽州府。徽州有俗语:八山一水一分田。其实此话不尽准确,如果我们看高清卫星地图的话,在万米高空下,徽州这片土地除了山地,肉眼几乎看不见任何其他东西。因此徽州先民会感叹自己的命运: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对于生活在这样一片土地上的人们来说,走出群山的围困,是他们唯一的生路。


1917年由上海远东地理学会出版的地图集。彼时徽州府的府治仍在歙县,而非今天黄山市的行政中心屯溪。六县中的婺源后划归至江西上饶,绩溪划归宣城市,徽州地名亦不复存在,成为黄山市下辖的一个区名,以示某种无端的记念。


・・・・・・


 2 


走出大山并不是所有山地百姓都能轻易做到的,尤其在只能依赖原始交通工具的古代。然而“位处山地与平原的转折地带”这一点决定了徽州的先民可以走出大山。绩溪人胡适先生在他的回忆录中曾谈到过,徽州人在穷困潦倒时安慰自己的一句话便是:不要慌,十天到余杭!因此虽然徽州先民“前世不修”,生在闭塞、缺少农耕土地的山岭地区,但隔着围困在他们眼前的大山一层之外,便是无限繁华的江南平原市镇。于是,历史上有了吃苦耐劳的徽州先民,也有了徽商在江南长达四百多年的繁荣。

面对四周的茫茫群山,徽州古人开拓了几乎所有可能的通道——一条新安江水路,若干条古道陆路,朝着四面八方背井离乡。"徽杭古道"是绩溪入杭的最近通道;"徽安古道"自休宁县入安庆,转水路长江即可通武汉。长江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交通流域,承载了徽州盐商运两淮盐入湖广、载湖广米至长江下游的贸易通道;"徽宁古道"自绩溪出关至宁国县,入了宁国,便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平川沃野,于芜湖入长江可直通南京、扬州,运河北上便可直达北京,因此徽宁古道亦是官员往来徽州的主要官道之一;"徽开古道"自歙县向南至开化,通向浙江省内最大的盆地,金衢盆地;"徽浮古道"由休宁至江西浮梁县,入鄱阳,通长江,是往返湖赣的最短路线。


群山包围的徽州六县,及其水系连接的周边城市(点开图片高清阅览)


因翻山越岭的不易,徽州六个县域会以其出山的最短路线决定他们落脚的目的地,如绩溪商人胡雪岩,当年通过绩溪的徽杭古道前往杭州开铺,而胡前书记的父辈们离开绩溪老家到江苏泰州时,走的亦必定是北上最近的徽宁古道。这个地理的因素,使徽州各县形成一种方向固定的人口流动,如江苏、浙江和其他处于徽州东北方向的徽商,必多来自于绩溪与歙县;祁门、休宁的徽商则多去往湖广发展。


绩溪人出徽多走山路古道,图为家朋乡坎头村前的门前岩,属天目山脉西段,山貌破碎无主峰,为徽浙交界处。翻过这片大山便能到达浙江昌化。


坎头村许氏宗祠前的节妇坊与听泉楼,身后的群山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亦是走出大山的一扇大门。




整座村子层叠交错搭建在山坡上

徽杭古道入绩溪下山处,身后群山不知走过多少代开拓立业的绩溪人。



宋人李成所绘《茂林远岫图》中两处山川峡谷中行路的旅人,或最能体现旧时徽州人翻山越岭的不易。



在路过绩溪乡间时目见此景,第一个浮入脑海的亦是印象中《茂林远岫图》卷右的“深远”之景。丘丘壑壑,万水千山。


这些徽商赖以生存的命脉通道,不仅传递了当时的贸易往来,亦将徽州自身的文化特质向周边地区传播开来。在今天的江浙、湖广能尽数看到各类徽州建筑的风格元素,而因为新安江交通的便利,其所流经的浙西、浙中地区则更是深刻地反应了徽州文化影响的强势。新安江即钱塘江,在徽州至建德市(古称严州)梅城镇一段称新安江梅城至富阳一段称富春江富阳至杭州湾入海一段称钱塘江。短短钱江,一江三称,每一个名称在中国历史上代表着一个特定的文化符号。自徽州蜿蜒而出的新安江有如此深厚的人文积累,与其流域繁荣的交通必有极大关系。除了建德和杭州,在梅城所分出的新安江支流——兰江,将徽州人的影响力带向了兰溪、金华(古称婺州)和衢州这一片大盆地,因此对于浙江的中西部而言,徽州的文化特征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徽州休宁黄村人黄子植(右)和儿子黄振新,于1934年在黄鹤楼的合影,他们在武昌经营着一家布桩,是武汉三镇众多徽州商帮中普通的一个徽商之家。


黄子植从武昌寄回徽州老家的信件,内容多为儿子向家中老母的寻寒问暖,和现在不同,那时候在外打拼的徽商子弟都需要不断地向家中寄送钱财,以保证一家人的生活。


徽州先民不仅没有自困于群山的包围,反在明清两代徽商崛起的过程里,将其独特的徽州文化不断在历史的演进中向周边地域扩散,冲出重围,形成一个广阔的徽文化影响圈。

清末,汉口繁荣的商贸码头,这些货物半数多归于此地经商的徽商,


现代徽州人的祖先主要由西晋北宋的三次人口迁徙所构成,当初的中原士族家眷在南迁过程中选择这片山地,主要是考虑了封闭的地势可以避免王朝覆灭所带来的战祸。但随着太平年间的到来,徽州人口不断繁衍,地少人多的弊端就完全暴露出来了,徽州人迫于生计,不得不离乡谋生。但这样的人口流动,却未让徽州散尽。徽州人的主体源自衣冠南渡的士族后裔,因此其文化本身源自中原传统,这一文化最大的特征,便是一种带有浓厚宗法秩序的家族观念和制度,徽州在这方面的特征表现,可以作为中国氏族社会制度的一个典型。清初学者赵吉士在他的《寄园寄所寄》中写到:


新安各姓,聚族而居,绝无杂姓掺入者。其风最为近古,出入齿让,姓名有宗祠统之。岁时伏腊,一姓村中千丁皆集,祭用文公家礼,彬彬合度。父老尝谓,新安有数种风俗胜于他邑:千年之冢,不动一抔;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系,丝毫不紊。主仆之严,虽数十世不改,而宵小不敢肆焉。


徽州人不忘自己出生中原,虽早已毫无联系,但这种根源的意识早已浸濡成一种自然的心理。直到今天,都能时常在徽州乡间看到一些对联,“河南根基远,家族世代新”。


休宁县黄村的荫余堂,是黄姓徽商于嘉庆年所建的宅第,先后有八代子孙于此居住,本是一座非常普通的徽州民居。但在1996年面临拆迁命运时,被美国Peabody博物馆的一位研究员发现并购买下来,完整拆运至美国,于马萨诸塞的博物馆重建。当地学者对这座清中期的徽州民居做了完整的研究,从其家族史的变迁至建筑完整的结构、功能。上文中所提到的“黄子植”“黄振新”父子,便是这座荫余堂的主人。


拆除前,仍在黄村的荫余堂。背山面田,这是徽州民居最常见的布局。


徽商逐渐败落了。新中国之后,黄振新离开家乡飘落至上海,荫余堂的子孙们亦都离开了这座老宅,四散各处。只是这次离开家乡是永远地离开了。


黄振新的兄弟姐妹们,左一为黄振新


1996年休宁黄村,黄振新回到阔别多年的荫余堂老宅,这一年荫余堂被迁往美国。



荫余堂在Peabody博物馆,这座徽州民居向美国人展示了中国人的传统生活方式


・・・・・・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荫余堂的故事,请戳下面的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f01243wcn21&width=500&height=375&auto=0


__End__







由作者|树下小人|图文供稿
部分图片来自书籍《Yin Yu Tang》

九樟学社编辑部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九樟学社及其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

联系邮箱

jiuzhangsociety@gmail.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